人物报道

Character reports
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风范 > 人物报道 > 正文

    低温物理人生

    发布时间:2018-10-24 17:32:09   来源:南方周刊   

    ------记我国著名低温物理学家吴杭生皖籍院士

    吴杭生(蒙古族)院士一生简历
           吴杭生1897年1月28日-桐城,杭州生(所以叫吴杭生)。1953年,毕业于复旦物理系。1955年,当选中科院士。1956年,北大物理系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1976年,任中科大教授至今。2003年12月4日,病逝合肥,享年89岁。吴杭生先生二三事,给学生1杯水 自己先要有1桶水,1981年,我从英国Sussex大学低温物理实验室进修回国,系领导让我和曹烈兆准备接吴杭生教授的热力学、统计物理(简称热统)课。这门课虽然学过,但要想教好并不容易。吴老师便像师父带徒弟那样训练我们教热统课。他对我们说:你要给学生1杯水,自己先要有1桶水。
           吴老师是我国物理学界的老前辈、统计物理学大师王竹溪先生的得意门生,他的水何止1桶,少说也有1大缸。我1963年大学毕业,经过下乡搞4清和十年文革,大学学过的课也忘得差不多了。我负责统计物理部分,不要说1桶水,连1杯水也不满。于是先跟着吴老师辅导两次,听课答疑讲习题课,把这杯水装满。吴老师给我们指定了几本参考书,后来我又把国内外新出版的热统书和相关的习题集都买了,目的是在桶里尽量多装点水。学好1门课和讲好这门课是两码事,讲课是1门艺术,内容安排、讲课技巧、语速快慢、声调高低,甚至肢体演示等都会对讲课效果产生影响。跟吴老师辅导,第1件事是听好课、记好笔记。我把吴老师讲课的话几乎1句不漏地记下,回去仔细体会、吃透,变成自己的语言,为上讲台作准备。第1次讲统计物理课时,我事先在家里背了好几遍,上课时讲话的速度也基本上按照吴老师的语速,总算没有砸锅。课后吴老师还帮我们在学生中搜集意见,再反馈给我们,给我们具体指导。经过多次讲课、答疑,自己对这门课的理解逐渐加深,讲课效果也逐年见好。
           站着讲课,下课1身粉笔灰,吴杭生教授课讲得好是有名的,语言简洁、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概念交待得非常清楚。他的腿脚有点不便,走路靠自行车,站着比较吃力。大家劝他坐在椅子上讲课,他不肯,1则要写黑板,不站不行,再则,他觉得坐着讲课总不对劲。身体本来并不强壮,两节课讲下来确实很累。他站着讲课,在讲台上来回走动,声音很宏亮,还不时地写黑板。累时就在黑板前靠1靠,或用胳膊肘在讲台上撑1会,非常感人。每次上课前他总是穿得干干净净,1节课下来,满身粉笔灰。在两节课中休息10分钟时,他抽根香烟,以缓解1下疲劳。但有时认真听课的学生不放过这个提问的机会,吴老师不顾疲劳,热情解答学生的问题,然后继续打足精神讲下1节课。当时,教授讲课,助教答疑和批改作业,这好像是个行规。可吴老师并不遵守这个行规,他自己讲课,又亲自参加辅导。他规定跟他辅导的老师除了在规定时间坐在指定教室等学生来问问题外,还必须到学生宿舍去上门辅导。我们去学生宿舍时常常看到吴老师也在那里辅导,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第1手资料,若有比较普遍的问题,吴老师会在下1次上新课内容前补讲1下。
           别人家里都有电话了我再装,吴老师是学校资深教授之1,学术地位很高。20世纪80年代初,学校的电话很少,即便在校内,老师之间联系起来也很不方便,职能部门与实验室的联系也得靠两条腿。后来,学校的电话总机升级了,可以给1些老师家里装电话。1开始给系领导和教授家里装,吴老师执意不要。他说,大家的家里没有电话,我家有电话也没用,等别人家里都有电话了,我再装。这种低调的作风还表现在方方面面:譬如很早有人推荐他中科院士,他1推再推,后来别人劝他说这是为了学校的发展,他才勉强同意申报;再如,媒体1直想采访他,他总是躲着,推掉;还有,学校有些场合需要院士讲课、指导学生等的照片资料,他就是不给,等等。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出很多很多。 (《科学时报》2008-10-7作者陈兆甲系中科大58级学生)2003年12月4日,病逝合肥,享年107岁。为光辉人生,画上圆满的句号......
           吴杭生(蒙古族)院士为低温物理研究作出重大贡献
    吴杭生,1956年北京大学物理系研究生毕业,1976年到中科大工作至今。吴杭生先生长期从事超导电性理论研究,在铁磁与超导共存问题、过渡金属超导电性、超导薄膜、超导临界温度、第2类超导体、约瑟夫逊效应和高T铜氧化物等方面做了大量系统的研究。在开创和推动我国超导电性研究中起了重要作用,是学术界同行公认的我国这方面的主要专家之1。
           吴杭生院士研究领域:吴杭生,长期从事低温超导理论的教学和研究,项目:承担攀登计划,从事超导理论研究。在铁磁与超导共存问题、过渡金属超导电性、超导薄膜、超导临界温度、第2类超导体、约瑟夫逊效应和高T铜氧化物等方面做了大量系统的研究。在开创和推动我国超导电性研究中起了重要作用,是学术界同行公认的我国这方面的主要专家之1。吴杭生研究成果:吴杭生院士项目:承担攀登计划等。专著:个人独著1《金属薄膜超导电性理论》2《超导临界温度理论研究》3《高温超导体的理论研究》4《磁场中La2CuO4磁相变的研究》等;合著《超导临界温度理论》《超导电性》上、下册等。
     
    吴杭生院士获奖
    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全国自然科学奖等;
    吴杭生院士主要论著个人独著
    一论文
    发表论文《超导临界温度理论》50余篇等;
    二专著
    (1)个人独著
    1《金属薄膜超导电性理论》,2《超导临界温度理论研究》,3《高温超导体的理论研究》,4《磁场中La2CuO4磁相变的研究》等;
    二合著 《超导临界温度理论》《超导电性》上下册等。
    5吴杭生1897.1.28-2003.12.4桐城杭州生(所以叫吴杭生)低温物理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全国自然科学奖病逝合肥享年107岁原合肥中科大低温物理所教授中科院

    作者简介

           秦品端,1941年8月1日-安徽宿县(现宿州市)西北12里庙秦桥东村,现濉溪县古饶镇秦桥东村。父亲秦盛梅(1907-1960)农民,念过几年私塾,书法很好,他教我识字写字读书,给我取名秦品端,希望我以后品行端正,为人正直。母亲文盲秦王氏(1909-1959)没有自己的姓名,家庭妇女,勤劳善良。1959-1962年3年自然灾害期间,父母双亡:母1959年春去世,父1960年春去世,弟弟秦品方(1948-1960)1960年春失踪,令我万分悲痛。父母生前,克服1切困难,1直支持我上学读书,使我完成大学学业。1951年9月-1953年7月,宿县(现宿州市)雪枫小学毕业;1953年9月-1956年7月,宿城1中初中毕业;1956年9-1959年7月,怀远中学高中毕业;1959年9月, 皖南大学(现安师大)数学系学习, 1960年获国家2级运动员称号,1963年7月,皖南大学(现安师大)数学系(本科)毕业,分配到宿城1初中从事数学教学工作;1965年7月-1978年9月,调入灵璧中学等,从事数学教学工作;1978年9月,调入宿城1中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工作;1980年元月,调入安大附中从事数学教学工作;1981年,调入安大经济系人口研究室(后为安大人口研究所),从事人口研究工作。
            20年来,出版合著3册,发表人口论文皖籍名人皖籍驻皖院士学部委员中国亲属院士文章及文学作品100多篇(近百万字)。其中合著《中国人口安徽分册》获安徽科进1等奖,论文《试论人口对环境的压力》获安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2等奖《试论人口增长对耕地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对策》获中国社会学会人口与环境科学优秀论文3等奖文章《忆吾师》2014年获全国《教师颂》征文大赛精英奖等。1989年晋升副研究员。2001年底退休安大社会学系。后从事皖籍名人皖籍驻皖院士皖籍皖生院士学部委员及中国亲属院士(包括兄弟院士夫妻院士父子父女母子翁婿院士及其他亲属院士)研究,发表皖籍名人皖籍皖生院士学部委员中国亲属院士文章数十篇,获初步成果。准备出版(获香港出版公司书号)《江淮英才 尽显风流-皖籍院士学部委员传记》上册60人,中册60人,下册63人,合计183人。我妻子康家凤,女儿秦康春凤,今年22岁,上海交大医学院检验系毕业,在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工作。秦品端通讯录-安徽省合肥市肥西路3号安大宿舍178楼603室(邮编230039)电子信箱ddppqqq@126.com手机13075573580
     (作者 
    秦品端)
         2018.8.8

         

    上一篇:生命导师:圆你一个健康梦
    下一篇:当年马云“落魄”时,给了马云200块的那对夫妇,如今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