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考察

Investment inspection
您的位置: 首页 > 企业观察 > 投资考察 > 正文

    到越南去赚钱 中国老板越南投资考察新发现

    发布时间:2017-01-14 21:26:22   来源:   

    [摘要]越南,被视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桥头堡”。如今,已有数百家中国企业进入越南淘金。

     

    到越南去赚钱 中国老板越南投资考察新发现

     

    “越南有近亿人口,人力资源丰富,平均年龄不大、健康,年轻人就业压力大。这里的人民非常勤劳,能够适应中国式企业管理。”

    ——中国商人胡欣

    越南工人的工资只有中国工人的三分之一,非常适合劳动密集型产业,如中国沿海地区的加工制造业的发展。

    深圳晚报记者 陶琪

    越南,一个似乎很熟悉,又犹感陌生的邻国,正因越来越多的投资机遇而被世界各国商人所关注。2014年底,越北最大的港口城市海防市,第一家由外资独家建成的高端地产项目——Our City开盘,当地政府为外来投资者,包括不动产投资者修改法规政策,大开投资绿灯。

    据统计,到2014年,中国已经连续10年成为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2007年加入WTO后,越南对外资优惠政策陆续出台,加之劳动力成本低廉等因素,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越南,被视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桥头堡”。如今,已有数百家中国企业进入越南淘金。这个国度所发生的一切,潜力和机遇,空间和挑战,值得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商人关注。

    意外的发现

    酒店商人苏伟(化名)的2015年开始得有些忙碌。他正在盘算着一项颇为大胆的计划——把自己的经营业务拓展到越南去。

    一个月前,深圳晚报组织的商务考察团来到越南海防市。五天行程中,考察团不仅参加了当地首个外资独家高端地产项目——Our City开盘仪式等活动,还拜访了海防市招商引资的相关政府机构。

    这次考察活动的目标指向性非常强。团员中既有对越南房地产市场充满兴趣的置业者,也有苏伟这样潜在的海外投资客。他们想要通过最直接的接触,对这个近邻国家的商业、制造业的投资潜力和发展环境做出研判。

    海防,越南第三大直辖市,规模仅次于河内和胡志明市。它不仅是越南北部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越北地区最重要的工业地区。得益于便利的地理区位和法属时期留下的工业基础,近年来海防发展迅速,已成为越南最热的投资地区之一。

    在此背景下,高端不动产项目不可避免地吸引了考察团成员们的目光。按照开发商香港洽丰集团的构想,Our City将涵盖一个大型购物中心、一个商业联排、一所大规模的水疗中心和鱼翅皇餐厅,最终建成海防市的地标和房地产行业的标杆。

    “如此雄心勃勃的一个商业地产项目,怎么能没有与之配套的商务休闲会所呢?”正当旁人热议新盘的户型设计和升值空间时,苏伟突然察觉到了不一样的投资机遇。

    苏伟在之后的几天时间里激动不已。他查遍了海防市全境,发现既无一家酒店达到300套客房的规模,也没有一家高端的商务休闲会所。仅有的几家对外宾开放的酒店内虽然设有贵宾俱乐部,提供部分商务休闲服务,但服务设施、环境和质量都无法和国内相比。

    受2014年东莞整治酒店服务业的影响,苏伟在东莞经营的酒店和会所生意惨淡、门可罗雀,一度亏损严重。他迫切地需要找到一个全新的投资领域。越南之行起初并不为考察服务业而来,但他却发现了一块全新的大陆。

    海防让他不免联想到了二十多年前的东莞。“很多行业刚开始起步,很多境外的企业来投资办厂。不久之后,现有的服务业和商业就会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商务活动会在这里举行,越来越多的外国商人和技术人员来到这里,对商务休闲服务的需求会急速增加。”他说。

    对于投资者而言,可期的前景无疑将赋予这块土地无穷的诱惑力。无论是购置不动产还是投身服务业,生机勃勃的经济活力,随处可遇的商业空白,与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都将为瞄准越南市场的中国商人创造各种机遇和无穷可能。

    先行者

    苏伟抵达海防的这几天,李学文正忙于招待客人。几乎每个星期,都有来自深圳、东莞,甚至台湾的客商前来参观他的蜡烛厂。在一批批操着普通话的客商面前,皮肤黝黑、会说越南话、熟悉越南情况的李学文俨然是个“越南通”。

    “这几个月,来越南的中国商人明显比以往多了。他们大多是来考察投资建厂的老板。”他说。

    绰号“黑哥”的李学文来越南不过四五年时间,已是老资历的深圳商人。他原本在深圳市光明新区开设了一家蜡烛厂,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因为美国对中国蜡烛企业实施反倾销制裁,他的企业面临高达108.3%的惩罚性关税,一度濒临倒闭。在朋友的建议下,李学文把生产线统统搬至越南,在靠近中国、拥有海港的海防市另谋出路。

    从1986年开始市场经济改革的越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难见中国商人的身影,投资者大多来自日本、韩国,以及香港、台湾地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和越南都处于对外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阶段。据统计,上世纪90年代到越南投资的中国企业仅有12家,主要从事工程承包业务等。

    2000年加入WTO后,中国资本开始尝试着走出国门,先行者以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居多,且投资范围多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民间资本真正开始“走出去”,要从2008年算起。彼时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少中小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特别是人力成本更低、投资政策较好的东南亚地区,中国政府也陆续出台了对外投资的鼓励政策。对越南的投资热潮开始浮现。

    刚到越南的“黑哥”身边还没有多少大陆商人,指引他落地的是当地台商协会的朋友。从注册报备、选址设厂、招聘工人,到进口原料、出口成品,他一步步学起来。“我们来这里是来赚钱的,不要跟当地人发生冲突,多交朋友,花钱好办事。”他仍记得刚来时一位商会大哥教给他的话。

    在越南的起步并没有想象的复杂和困难。李学文发现,越南和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人情社会,越南甚至更讲究人情往来,中国商人并不用花太多时间“接地气”。在越南朋友的帮助、通融下,生意就变得简单起来。

    更重要的是,越南与欧美国家没有频繁的贸易战,不用担心各种反倾销问题。李学文的蜡烛厂在越南投产后,产品继续远销美国市场,订单不降反升。根据越南招商政策,他从中国直接进口原料,再出口同等重量的蜡烛,进出口相关税费全免,加之较低的人力成本,利润空间比在国内经营时还高。

    “当初是因为在国内’过’不下去了,才来越南碰碰运气。现在看来,即便没有反倾销关税,在国内也比不上在越南(的效益)好,还是应该来越南。”李学文说。他也感慨投资有输有赢,和他一起到越南另起炉灶的朋友各有成败,商业风险自控。

    “相比台湾、香港商人,目前在越南投资的内地商人还不是很多。随着越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高,中国内地各种成本的不断上升,越南将受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的青睐。”对越南政经环境颇有见解的中国商人胡欣说。

    下一个“世界工厂”?

    胡欣在越南首都河内投资经营了一家集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医药企业。在他看来,越南具有人力成本低廉、资源丰富、政局稳定等特点,对于以粗加工为主的制造业厂商,特别是中国商人而言,堪称投资天堂。

    “越南有近亿人口,人力资源丰富,人们年轻、健康,就业压力大。这里的人民非常勤劳,能够适应中国式企业管理。”胡欣说。加上工资只有中国工人的三分之一,越南非常适合劳动密集型产业,如中国沿海地区的加工制造业的发展。

    李学文以自己的蜡烛厂给深圳晚报算了一笔账:一个越南流水线工人的月薪不足1000元人民币,同样工作量的中国工人月薪至少3000元人民币,管理人员的工资差更大。按照100个员工计算,仅就工资成本一项,每月越南籍员工比中国籍员工节省近40万元。

    越南工人的吃苦耐劳给李学文留下了深刻印象。“相比中国工人有时候耍小滑头,越南工人非常勤恳。特别是越南女工,远比中国女工任劳任怨。越南劳动法允许每天工作12小时,工人们也愿意加班赚取加班费。海防人态度温和,对华人很礼貌,他们渴望和外界打交道,渴望用双手发家致富。”

    除了低廉的劳动力,越南还有丰富的农、林、矿资源。胡欣说,越南的工业原料比中国便宜很多,酒精、煤炭、水等资源价格也比国内便宜。越南国内多建有中小型水电站,工业用电和商业用电价格较国内更低,这些条件都便于加工制造型企业能够获取更丰厚的利润。

    为了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近年来越南政府加大了政策优惠的力度。海防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丹德协告诉深晚记者,在海防市所设经济区外投资的企业,每年需缴纳22%的经营所得税,但在经济区内的企业每年经营所得税的比例仅为10%,并享有前4年经营所得税全免的优惠政策。

    据海防市政府统计,目前该市已吸引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逾百亿美元,其中日韩厂商投资最多,包括香港、台湾地区在内的中国商人投资位居第三。其中,高达60%的投资项目为出口型加工制造业,包括LG、普林斯通等世界500强企业也已落地投产,产品远销欧美多国。

    日韩企业对越南投资市场的热衷并非偶然。胡欣说,与中国不同,越南国内各行业的生产标准大多与欧美接轨,执行国际通用标准,这使得越南制造的商品更容易进军欧美市场。相比之下,中国国内企业生产必须先执行“中国特色”标准,尽管有些国内标准制定比欧美标准更严苛,但由于未参照欧美标准,导致同样的商品在中国制造只能供给国内市场,不如越南制造更易被欧美市场接受。

    在外资的推动下,越南正在经历中国曾经历过的快速工业化的过程。尽管交通等基础设施还很落后,但越来越多的工业区和市镇正在纷纷建起,年轻的男男女女从农村涌向城市追逐财富梦想。美国彭博社曾大胆断言,越南将成为继中国之后的下一个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世界工厂”。

    机遇与风险

    在海防市,深圳晚报商务考察团受到了当地政府的盛情款待。海防市人民委员会主席阳英田说,十年前越南的投资环境还不够理想,而今是投资越南的最好时机。“不仅是像Our City这样的不动产项目,所有服务于工商业发展的投资项目,都属于海防市政府重点招商引资的范畴。现在来海防投资,相信很快就会有好的成果。”

    投资环境的变化受益于工业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状况的不断完善。据海防市政府介绍,2016年初,河内至海防的高速公路就将建成通车,这将成为越南国内距离最长、路况最好的高速公路,两地行车只需45分钟;之后一年时间,能够通行10万吨级货轮的坜县(Lach Huyen)深水港将投入使用。海防国际机场目前也在扩建中,未来将开通多班次往返中国的航班。

    谈及越南经济发展的瓶颈,胡欣列举了越南基础工业较为薄弱,交通运输不便。由于越南国内钢铁、石化产业发展不足,工业机械大多依赖进口,导致设备维护成本较高。物流条件还制约了对外贸易的发展,不利于大规模出口加工型企业的成长。

    “为了平衡开支,降低维护成本,投资者的规模就要尽可能大,越是大型企业或暴利企业、刚需企业,越容易在越南获得成功。”胡欣说。

    越南国内政治环境的稳定性颇受投资者关心。2014年,越南国内爆发了大规模反华暴乱事件,河内、胡志明等城市的中国企业均受到冲击,胡欣的企业也在事发范围内。不过,得益于在当地的人脉资源,他的药厂受到越南军警严密保护,暴徒无法靠近,一扇玻璃窗也没碎。

    李学文在暴乱发生的第一时间就带上了自己的护照和贵重物品,躲进海防市的一家涉外宾馆内。他一直没有在越南买地盖厂,而是按照每平方米1.5美金的价格租用厂房,就是担心有一天发生暴乱事件无法脱身,损失惨重。

    不过,这次反华暴乱尚未波及到海防市。在外躲了一周,看到电视里河内等地的事态渐渐平息后,李学文才小心翼翼地回到工厂。出乎他意料的是,厂里没有遭受任何暴力破坏和抢夺,工人们仍在每日按计划工作。一位越南籍员工甚至主动问候他:“老板,你最近去哪儿了?好几天都没见到你了。”

    这次事件重创了中国投资者的信心,大量投资、合资项目中止。胡欣认为,不排除越南国内势力借反华转移社会矛盾。事发后,越南政府不得不承担了所有中方员工的治疗、回国费用,赔偿中方企业的一切损失,并对受冲击的中国商人给予3年免税的政策补偿。“我们事后开玩笑说,早知道就被砸破块玻璃、拆掉扇门了。”胡欣说。

    他认为,经过2014年反华暴乱对越南经济的冲击后,类似的情况在一段时间内难以重现,越南国内政局仍处于较为稳定的局面。对此,丹德协也作出承诺,会保证外国投资者在海防市的人身财产安全,请中国投资者放心。

    “我们并不了解这个邻居”

    在与深圳晚报商务团的会谈期间,丹德协特意谈到了海防市即将于2016年竣工的国际机场扩建计划。“之前中国大连市曾经找到我们,提议想要开通大连到海防的航班,我们目前还在洽谈中。相比之下,我们更希望能开通到深圳的航班,我们两座城市之间的距离更近,这条线路更有利于深圳的商人和游客来海防投资游玩。”

    深圳至海防的航班线路原属于两座城市之间的商贸合作协议意向之一。早在2008年,中国·越南(深圳—海防)经贸合作区就开始筹备,2010年、2011年广东省政府和深圳市政府均把合作区项目列为年度重点工作和督办项目。为了推进合作区开发,海防市曾组团来深圳签订了信息发展等方面的合作协议,深圳市也组织了一批企业赴海防考察投资前景,并建议海防市方面加快土地整备的进度,边扩地、边开发、边发展。

    不过,目前合作区的大多数项目还停留在纸面上。“刚开始的时候,深圳的投资者很有兴趣,后来协议推进的速度就放缓了,投资者说资金有限,征地进展也很缓慢。”丹德协说,海防市曾希望邀请深圳的企业将生产线迁移至海防生产,产品再通过海防的码头出口海外,但这一项目的进展也十分有限。

    相比民间商业往来,两地政府层面的合作目前尚未有更深入的进展,其中原因颇多。以开通航班为例,海防对这一项目颇为重视,但深圳才握有决定权——深圳拥有航空公司,而目前暂未有深圳方面主动开设两地航空班线的消息。

    “越南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很像,但又有所不同。我们并不了解这个邻居,对越南的很多印象还停留在美国或是香港的电影当中。越南早已不是那个很落后,妇女都头戴斗笠的国家了。”一位在越南投资超过十年、长期在越南定居的香港商人说道。

    他分析说,目前不少中国企业都面临着“走出去”的问题,相较于欧美市场的饱和,越南有着更为开阔的投资前景和较低的竞争压力。而相比国内资本热衷的其他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越南不仅离中国更近,风土人情与中国较为相似,当地经济也更容易受到中国经济的影响。

    (深圳晚报)

    上一篇:广西横县良好投资环境吸引台湾客商考察
    下一篇:中国民企考察马来西亚投资环境